一、 现代百货经营核心能力
二、 零售企业品牌的内涵与外延
三、 百货企业连锁经营的实践总结—王府井百货案例
四、 零售业品牌经营实例
五、 品牌输出的理论基础
六、 品牌输出的方式
七、 现代百货品牌输出的展望
一、 现代百货经营核心能力
由于我国零售企业竞争日益激烈,特别是外资零售业的大规模扩张,国内零售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,竞争形势迫使企业站在消费者采用客户满意的经营理念。站在消费者的、使用者立场开发经营管理技术,开发经营形式,成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因素,由此导致消费第一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全方位、全过程的准则。现代百货在零售业的竞争中首当其冲,由于计划经济中百货店一枝独秀,当超级市场引进中国后,传统百货业态受到强烈冲击。沃尔玛等大型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后,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出现新的变化,国内以电器专业商店崛起为标志,传统百货经营空间再度遭到压缩。
优胜劣汰,这是百货企业进化的历史规律,现代百货在变革中依旧大有作为,以美国西尔斯百货为例,1992年西尔斯亏损累计39亿美元。在新任总裁马丁艾兹的领导下,采取如下变革措施。
1. 整顿组织架构,收缩战线,削减成本,集中发展零售主营业务,重新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2. 重塑公司自有品牌,改变传统的全美商品寄售场所的形象。
3. 重视营销策略创新,明确西尔斯目标定位是中年母亲。通过进货、库存、配送三个环节降低成本,支撑企业的每日低价营销战略。
4. 狠抓企业文化建设。3M(人才、商品、方法)得以发扬光大。
上述措施经过四年落实取得辉煌成功,1996年公司销售额达到382亿美元,利润高达13亿美元。
中国百货业在竞争中也不乏典型案例,大洋百货就是一家由台湾百货人士经营的一个典型百货店。大洋百货是由万达集团控股的大型百货店连锁企业,注册资金二亿元人民币。目前已有南昌、福州、南京、苏州、泉州、无锡店开业,2003年将有上海、重庆、长春、沈阳、天津5家店开业。疯狂扩张,意味着需要大批优秀人材和资金,后来的股权之争夺与企业扩张的经济效益不理想不无关系。
研究中国百货业,重点应该解剖大洋百货这样的商业企业,它的成败得失对于百货业的企业家会有很多启示,我的梦想是做中国最好的百货店,从学习别人开始,以超越为目标。
1.企业带头人研究
大洋百货集团总裁王德明的成长经历。祖籍南京,1948年生于台湾,O型天蝎座,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数学系。1972年进入台湾最大的广告公司联广,负责广告营销长达15年,期间成为公司首个升职最快的华人业务经理。
1987年加入太平洋集团。前5年在该集团的百货公司任企划工作;1992年到大陆,1993年开始拓展成都及上海百货店。
2002年5月,王德明离开太平洋百货,由大连万达集团和内地金融企业出资,创立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,全权负责该公司的百货经营和管理。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,其中大连万达持股40%,王德明和一些高层管理人士持股20%,另外香港多位知名企业家持股40%。
[1] [2] [3] [4] 下一页